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小欢喜》vs 蜂胶协会,一个不中不洋的奇怪保健食品

一小时爸爸 一小时爸爸 2020-10-10


#前情摘要:微波炉使用上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?有哪些风险?(点击阅读:微波炉里加热葡萄能炸掉你的厨房吗?安全使用微波炉的5个关键点




最近一部热门的电视剧《小欢喜》引发了一次有趣的关于蜂胶,这种保健食品的讨论。


起因是《小欢喜》中的一段剧情 —— 医生警告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,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,不能吃蜂胶之类含有激素的东西。



这下子就热闹了。估计没有比这样的八卦更贴切的符合“捅了马蜂窝”这句话了吧。


靠卖蜂胶发财的商家自然就不干了。于是作为蜂胶行业的大本营:中国蜂产品协会的蜂胶专业委员会,还特地发了个声明,指责编剧导演误导观众。





因为广告宣传的模式和燕窝之流很相似,大部分中国人可能认为蜂胶也是我国传统养生食品中的一员,但这是一种误解。


蜂胶的来源是工蜂采集的植物树胶,而我国传统的中华蜜蜂是不喜欢树胶的,主要产蜜。我国现在主要用来产树胶的是引进的“意蜂”,也就是意大利蜂。


所以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食用蜂胶的习惯,蜂胶也不是传统中草药的一部分。虽然在人类的确有上千年食用蜂胶的记载,但那大多是在欧美地区,和我们没什么关系。


那为什么蜂胶协会的声明中会拿《中华本草》之类的东西来做佐证,看着好像蜂胶是传统中药的一部分呢?


原因很简单,因为我国对中药的管理实在太松散,像蜂胶这样没什么疗效证据又想发财的“保健食品”,为了忽悠自己有一定疗效,就只能挤进中药圈子里了。要求严格的现代医药临床试验,是不可能允许蜂胶过关的。


所以一个根本没在中国历史上刷过什么存在感的蜂胶,在我国居然是以中药的面目出现,药典给出的条目居然也是这么文绉绉古色古香的内容,嗯,大家一起来呵呵吧。

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、辛,寒。归脾、胃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补虚弱,化浊脂,止消渴;外用解毒消肿,收敛生肌。用于体虚早衰,高脂血症,消渴;外治皮肤皲裂,烧烫伤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0.2~0.6g。外用适量。多入丸散用,或加蜂蜜适量冲服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


用传统的中国典籍来分析蜂胶自然是牛唇马嘴,那我们看看西方是怎么看蜂胶的吧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U.S.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针对目前蜂胶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了分析,对蜂胶一般的市场宣传疗效的有效性做了汇总。



在蜂胶的二十多种疗效宣传中,只有一种被认为是“可能有效/Possibly effective” —— 那就是对缓解和治疗口腔肿胀炎症或者口腔溃疡可能有一定帮助。


其他的所有宣称,都被列为“证据不足无法判断有效性/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rate effectiveness”,包括在我国大肆宣传的抗炎、增强免疫、抗肿瘤、抗糖尿病等等。


而蜂胶,这种并没有得到西方医学界认可的西方传统药物,因为在我国钻管理的空子,反而变成了“可以宣传疗效”的中药。



毕竟蜂胶是我国保健品行业中的一种畅销品,这次事件似乎让蜂胶商家很着急,于是随后不少保健品或养生类的“媒体”开始了批量转发“声明”的辩解工作。


但有趣的是,因为本身就缺乏科研证据,加上逻辑混乱,这批稿件一不小心就开始自己打自己的脸了。


在原本的各种广告宣传中,蜂胶产品往往在吹嘘蜂胶中含有多少神奇的,独特的成分。但这次在批量产出的各种辩白稿件中,为了洗脱“有激素”的嫌疑,忙不迭地说了实话:“蜂胶中的成分在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很常见”。



这才像话嘛。


其实不仅仅是蜂胶,燕窝、蜂王浆等等各种保健食品都往往陷入同样的逻辑陷阱中:因为长期过度夸张的宣传,最终把自己搞上性早熟、致癌等负面新闻的被告席。


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 —— 但凡有一点常识的用户都不会相信一个产品只有神奇的好处,却可以无限制使用而没有副作用的风险。蜂胶之类的保健食品对自己神奇作用的吹嘘,累积到一定程度,就是用户对“是药三分毒”恐惧的集体爆发。


平时吹嘘自己的保健、疗效多神奇,恨不得把自己中药(伪)的牌子擦得锃亮反光。而当别人质疑过量使用的风险时,就赶快把牌子摘下来,忙不迭地解释“我们是食品哦,食品,您看,可以吃的食品哦”。


估计保健食品行业的集体培训活动是学川剧吧。



公平的讲,《小欢喜》的这段剧情的确是有一些问题,蜂胶本身的确并没有含值得担心的激素或者类激素成分,因此吃蜂胶导致乳腺癌等疾病也是没有依据的。


但蜂胶行业被这样“误会”却是一点都不冤,因为担心副作用的印象,其实都是因为蜂胶产品本身虚假夸张的宣传而使用户给出的“合理推断”。


所以其实医生给出的建议并没有什么问题,的确不应该建议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吃蜂胶,并且这个建议完全可以扩充一下 —— 应该建议任何人群,只要不是因为喜欢蜂胶的口味,都不要花冤枉钱购买。




更多和食品相关的文章,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【搜索文章】,在搜索栏里输入“食品”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:

  • 不要以貌取蛋,有没有斑点≠带不带菌

  • 别熬了,营养熬不到汤里

  • 剑桥教授说吃早餐很危险?饿死得了

  • 米油米汤是精华还是砷中毒的风险来源

  • 小龙虾只有蒙在鼓里的中国人才敢吃?吃货是不分国界的

  • 为何会有医生信誓旦旦瞎扯“辅食不加盐?小心落下病”?

  • 那些教你分辨转基因食物的都是耍流氓

  • 紫薯、甜玉米…骗你这是转基因的人,八成自己基因坏掉了

  • 非转基因食用油的骗局

  • 可乐里面到底有什么

  • 鸡蛋三件事

  • 比添加剂更可怕的是什么

  • 戳一下红糖的补血神话

  • 零食里有可怕添加剂?!我读的书少,你不要吓我!

  • 宝宝吃的鳕鱼如何选择

  • 柿子+牛奶就会中毒么?没这么简单

  • 蘑菇吸收重金属,应该如何注意?

  • 银杏白果的确有毒,儿童食用需更谨慎

  • 草莓中的“致癌?农药”乙草胺

  • 香蕉的八卦:核辐射、催熟、腹泻......

  • 吃蜂蜜和蜂王浆,里面激素会让宝宝性早熟么?

  • 被洋传销盯上的可怜“农药”西兰花,到底要怎么洗

  • 牛油果无需吹或黑,因为这世界没什么神奇食物


参考资料:

https://medlineplus.gov/druginfo/natural/390.html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